今天小編給大家一起學習下設計師從未思考的
網頁設計問題,我感覺以下文章非常不錯,所以推薦給廣大設計師們共同學習。設計一個好的網頁、包括手機網站,相對于改造已具規(guī)格的網站,為智能手機重新
設計網頁就比較輕松。不僅如此,讓人尷尬的是,在CSS獲得大眾認可多年后,當時缺乏遠見這個問題,現在仍舊折磨著我們這些編寫HTML的人群們。所以這將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將舊的網站轉換成互動設計是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不是因為屏幕尺寸的不同,而是因為大部分HTML文件都是在對屏幕尺寸的粗略估計下編寫的。在蘋果于2007年中推出iPhone之前,設計師至少可以依賴屏幕700像素的寬度(如果他們忽略可訪問性)。像導航欄、兩欄或三欄布局、鼠標懸停效果這樣的常規(guī)布局已經完全適應了以鼠標為基礎的寬屏配置了。設計師們已經按照大家的預期將左上角的logo做成可點擊的了。
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情況
設計網頁,網頁的布局和結構都會受到影響。我們不能控制這些電子信息將會在什么樣的設備被查看。 無論多少“適用于XXX設備”這樣的標簽,也無法阻止人們將我們編寫與繪制的內容進行閱讀和混合。網頁沒必要使用12或16欄的格子,網頁也不需要進行嚴格的分層。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必須直面使用這些布局的“文物”。
手機也有內容問題
假設你被一家大型企業(yè)雇傭。調查數據顯示很多客戶喜歡通過智能手機來瀏覽你的網站。這家大企業(yè)便計劃要重新設計他們已有的網站。你的團隊(或者你與你的合伙人)采取“手機優(yōu)先”的策略。但是在你們開始繪制圖標、布局網格、填充HTML5之前,有一個事實已經嚴重威脅到這個再設計項目的運行。網站的內容不只是在小屏幕上格式混亂,它在任何寬度小于960像素的瀏覽器上都是混亂的。
·大圖片在縮小時細節(jié)會丟失。
·布局超過兩欄的文字或者嵌套列在窄屏上都會被壓縮變形。
·更大范圍的字體尺寸不合適。
各種異常情況交織成了復雜的問題。所見即所得編輯器會在獨立的頁面上增加自帶的格式和布局,一段時間后,人們就會根據自己的方式來更新網站。
如果設計師選擇多頁布局而不是長條形布局,那么傳統的結構則會使信息變得更難被獲取。
作為一個產業(yè),
網頁設計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挑戰(zhàn)。練習過表格布局的設計師們應該還記得之后改成可變動編碼時是多令人頭痛。今天,我們的想法可以超越現有的移動設備。互動設計縮小了不同實用案例的差距。但是設計師不僅可以做到應對現有的問題,他們還可以提前設想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
1. 不要為了一個新的媒介而犧牲網頁內容。
我們不希望提供的網站是原網站內容縮水后的版本。
2. 注意它的實用性。
我們不希望只是單純的縮減布局。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導航、列表,都必須易于使用。
有時候某些信息是為特定的一些媒介創(chuàng)作的。一個視頻可能在某個特定的尺寸下視覺效果最后,一個長篇的文檔可能需要分成不同的章節(jié)。但是無法保證其他人不會將這個視頻在其他環(huán)境下播放,又或者那篇長長的文章總是被放在Kindle上閱讀。使用說明上寫“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瀏覽內容”。建議中就展示“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意思”。和class=”alignright”是對建議的解釋。
在過去的幾年里,
網頁設計師都根據當時的顯示器來進行網頁的布置,所以導致今天我想移動網頁轉移的困難。我們要吸取過去幾年的教訓,為將來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做準備,也為今后的
網頁設計方面打下堅固的基礎。